《一維》有感

January 2015 · 1 minute read

今日無意間在 facebook 上看到張可樂分享的影片,看了有許多感觸。 這部影片,是導演吕乐改編自 鹿橋 《人子》-〈人子〉的作品。影片命名為《一維》,極有意思!

故事很簡單:開頭,是一位老法師帶著將即位的太子雲遊六年,為的是要他學會分辨善惡。而結尾,是六年過去,老法師面對太子問他: 「我是善,還是惡?」。太子不答而被老法師斬死,被斬死的太子則成為了佛。

從小,我們便被教導要能分辨善惡。讀的故事書中,總有個大反派及正義的英雄。於是乎,太子學會了分辨善惡,以一把劍斬惡助善,受人愛戴。長大之後,經歷的事情多了、讀到的書廣了,開始發現世界並不全然的善與惡,其中還有許多不同濃度的灰。什麼是善什麼是惡,不再是兩樣絕對,端看當時所處的立場而已。在不同的立場、不同的眼界高度,所謂善惡的分野就變得模糊,更甚者,能將之顛倒過來。太子乘船往陰間去,那裡所有事物是顛倒的,「太子你還能分辨善惡,以劍伸張正義嗎?」,太子默而不語。

最終,在河中打轉的太子自己尋回了方向,回到了故鄉。這也是我認為故事裡最深的意涵。世間事不論善惡,其實都是一樣的,更應該說:沒有善惡。陰間陽間善惡顛倒,但在河中望兩處看都是荒野、都是一個模樣。所謂善惡,都是自己的心所加諸於其上的。這使我想起了六祖對惠明所言:「不思善,不思惡,正與麼時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」,王子找到了自己,立於善惡之外,於是「太子你不宜做國王啊」,被老法師斬死。身為國王,要有能成為善惡、並使人們陷入善惡二元的手段,而已經超脫於善惡之外的太子是無法成為王的。

整部影片我認為還有一個暗示,也是我認為整部影片最精彩的部分,只有太子和老法師在劇組討論中出現,是一維(指的是黑白平面)之外的人物,跳脫出整部片子黑、白的框架。最後劇組的討論中,分別由三位應該是工作人員在談有關儒、道、一神信仰的善惡觀,先不論他們的討論是否正確,唯一看似被遺漏的佛教回答,並不是被遺漏,而就是老法師演員的轉身離去。導演的手法十分有意思,不懂的人可以看到一層,能看懂的話其中有更多的層次。網路上看了一些影評,大部分都只看到了善惡並存,其實有一些些可惜的。

我並未看過鹿橋先生的作品,唯一有稍微接觸的是他第一部作品《未央歌》。可惜當時讀這本書時還是國中生,年少不經事,翻了幾頁之後便不了了之。影片看畢,立即訂了一本《人子》要來好好閱讀。